大安堂講台、靈修信息

標題∕20100411大安堂主日證道    編號∕408    公布時間∕Sun Apr 11 23:50:55 2010
作者eli    作者網址http://
 

『在基督裡的合一』以弗所書2:11-22

上個禮拜我們從以弗所書二章1-10節,看到基督的復活對基督徒的生命,有一個非常重要的意義就是能夠按著上帝的心意「行善」,這種「行善」不是其他宗教信仰勸人為善式的「行善」,基督教的「行善」是不得不做的事,「行善」只是基督徒的本分之一。今天我們看的這段聖經,要思想另一個基督徒不得不做的事,這件事叫做「合一」。

「合一」有許多不同的意思,日本侵略中國的時候,原本處在內戰的中國,國民黨與共產黨之間的爭戰暫停了,團結起來對抗外來的侵略,這是一種為了生存下去的合一;許多離家出國移民或留學的人,會自然的和語言相同的同胞聚在一起,這是一種族群文化上的合一;前一陣子很賣座的電影「艋舺」,五個出自弱勢家庭的年輕人,在廟裡面的租師爺面前結拜為兄弟,他們組成太子幫互相保護,他們發誓說「不能同年同月同日生,但願同年同月同日死」,這也可以說是一種合一。

但這些「合一」都只是表面而短暫的,一九四五年中國的抗日戰爭一結束,國民黨和共產黨又馬上打起來了,打到一九四九年時分裂開來;離家背景到國外的人熟悉環境後,逐漸不再單純和語言相同的同胞來往,而比較多和同鄉在一起;「艋舺」這部電影的結局是,五個年輕人在彼此的背叛中互相殘殺。

上帝要基督徒的「合一」,和世界的「合一」不同,上帝要求的「合一」不是在人與人的關係中之間追求「合一」,而是在基督裡的「合一」。我們從11-12節看到,保羅寫給以弗所教會的這封信,對象是非猶太人的基督徒,這兩節聖經說:『所以你們應當記念、你們從前按肉體是外邦人、是稱為沒受割禮的、這名原是那些憑人手在肉身上稱為受割禮之人所起的.那時、你們與基督無關、在以色列國民以外、在所應許的諸約上是局外人.並且活在世上沒有指望、沒有 神。』這樣的內容是以猶太人的立場說的。

猶太人非常輕視非猶太人,把非猶太人稱為外邦人。他們說上帝創造外邦人的目的是,地獄的火需要燃料;他們相信上帝只愛猶太民族;幫助外邦人的產婦生小孩是非法的,因為這會幫助另一個外邦人到世界上來。如果一個猶太人和一個外邦人結婚,就要為那猶太人舉行喪禮,因為和外邦人結合就是等於死亡;甚至到外邦人家裏,也要宣告這個猶太人是不潔的,需要接受潔淨的儀式,才能恢復正常生活。在14節,保羅用「牆」來形容猶太人和非猶太人之間的阻隔。

第一世紀有一位猶太人被認為是聖經記載的歷史以外,最偉大猶太歷史學者,名叫約瑟夫,他的歷史著作補充了許多聖經中所沒有記下的細節。他描寫聖殿時,說在聖殿的外邦人院和更裡面一層院子之間,有一道大約一百五十公分高的牆,每隔一段距離有一個寫著禁止外邦人進入的牌子,凡是違背的人,要處死刑。在一八七一年發現了像這樣的一塊禁止的標牌,上面刻凓:『任何其他國家的人,不准進入圍牆,到聖所附近。凡犯法的人,要自己負責,接受死刑。』這樣的牌子什麼時候立的沒人知道,但顯然不是所羅門王建造聖殿時所立的。

列王記上第八章記載所羅門王在聖殿落成時的宣告說:『論到不屬你民以色列的外邦人、為你名從遠方而來、向這殿禱告、求你在天上你的居所垂聽、照凓外邦人所祈求的而行、使天下萬民都認識你的名、敬畏你像你的民以色列一樣‧』(41-43節)而先知以賽亞也曾經提到,上帝在錫安放了一塊石頭,他說:『看哪、我在錫安放一塊石頭、作為根基、是試驗過的石頭、是穩固根基、寶貴的房角石、信靠的人必不凓急。』(以賽亞書廿八:16)很顯然,在聖殿中原本沒有區隔外邦人的石頭或標示,只有鼓勵人信靠上帝的話。

在歷史上有聖殿有二個,第一個是公元前966年所羅門王建造的,後來在公元前586年被巴比倫帝國完全拆毀,公元前515年,猶太人在波斯帝國的允許下重建了第二個聖殿;這個聖殿在公元前37年被大希律王擴建,在公元70年又被羅馬帝國拆到只剩一面牆,這面牆就是今天的「哭牆」。我們在歷史中看到,人離開上帝之後,開始以自己的想法代替上帝的心意,猶太人在幾次異族的統治下,把排外的情結表現在信仰上,他們無法在政治上勝過敵人,轉而在信仰上排斥外邦人,這樣的牆是用「冤仇」所建造的。這種用「冤仇」所建造的信仰之牆,在許多中國人的心理上還存在著,很多排斥基督教信仰的中國人,最常用的理由就是清朝末年的八國聯軍,把基督教和十八世紀的西方帝國主義畫上等號,一想到今天在大英博物館、巴黎的羅浮宮,和歐洲、美國許多博物館中,放著當年被搶走的大量中國文物,那一股氣就無法釋懷。

在今天這段聖經中,我們看到一個字重複出現好幾次,我們中文聖經翻譯為「兩下」,意思就是「雙方」,所指的是猶太人和外邦人。對我們來說,可以解釋為基督徒和非基督徒,甚至是同為基督徒的人。但保羅用「雙方」這個字,實際上他所講的是一種「三方」的關係,在人的「雙方」之外,還有上帝介入在其中。

14節說在基督裡「兩下合而為一」;15節告訴我們,在上帝律法上的規條,把「兩下造成一個新人」;16節,「藉著十字架使兩下歸為一體」;18節「兩下藉凓他被一個聖靈所感、得以進到父面前。」22節說「你們也靠他同被建造」

這幾處聖經讓我們看見,人與人的「合一」需要第三者的力量,這個力量來自於上帝,只有上帝可以讓人成為「新人」。在聖經中有兩個字用來表達「新」,一個是指時間上的新,隨著時間過去,存在越久越不新,另一個是指本質上的「新」,從來沒有過的「新」,例如我們有從來沒有過的想法,可以叫做「新觀念」;做了從來沒有做過的事,可以叫做「新的經驗」,這種「新」不會因為時間過去而變舊,因為我們的生命是可以更新的。

如果單單的看我們人體的各種細胞,其實我們沒有一個人超過十歲,有一位瑞典斯德哥爾摩醫學院的幹細胞研究學者指出,不管你的年齡有多大,我們身體大部分組織的細胞都在不斷地更新換代,成年人身體內大部分細胞的平均年齡只有7-10歲。人體的每種細胞都固定的生命周期,胃裡面的細胞只能活5天,人的表皮細胞每兩個禮拜就會換新一次,血液細胞的壽命不會超過120天,成年人的肝臟細胞每300至500天就會死亡。大部分的腸細胞是15.9歲,看起來最硬、最不會改變的骨頭,其實每十年會全部更新一次。人體細胞中只有大腦皮層的神經細胞、眼睛裡面的水晶體細胞和心臟的肌肉細胞,在成長好以後,會用一輩子的。

我們身體的細胞隨時都在做更新,我們的心思意念也可以更新,當然,我們和人之間的關係也能夠更新的。我們並沒有像自己想像的那麼不容易改變。

在基督裡合一的意思,在16節就是要「歸為一體」,原文字面的意思是「在一個身體裡面」,這個身體所指的就是教會。保羅在以弗所書第四章談到恩賜的時候說,每一個基督徒都有不同的恩賜,上帝這些恩賜給人的目的是:『為要成全聖徒、各盡其職、建立基督的身體.』(弗 4:12)人的身體是一個非常奇妙的系統,在一個身體裡面,消化系統吸收身體需要的能量,循環系統把能量運給所有的器官和細胞,同時也維護著免疫系統抵抗病菌,肌肉和骨骼在神經系統的協調下,保持我們身體的運動平衡。

藉著身體的比喻,保羅讓我們看見「合一」是一種互相需要,互相倚靠的關係。上帝要人「合一」的目的,是為了叫人在互相扶持中,為彼此帶來祝福。

在基督裡的合一,也是聖靈在不同的人心裡,做相同感動的工作。18節告訴我們,聖靈的感動只會帶來一個方向,這個方向就是人會到父神面前,成為神家裡的人。同時在22節也告訴我們,基督徒是上帝聖靈居住的所在,這是一種聖靈工作的循環,上帝感動人互為肢體成為教會,也感動人建造教會,一方面要幫助人在信仰上長進,另一方面要帶領人信主。

我們在今天這個世代看見人非常不容易合一,不同的種族、不同的教育背景、不同的政治理念、不同的社會地位、不同的宗教信仰,和許許多多的不同因素,都在叫人對立衝突。除非我們自己先順服在上帝面前,讓聖靈帶領我們、更新我們,承認上帝在我們生命上的主權,否則很難修補人與人之間的裂痕。

願上帝幫助我們,能夠在基督裡合一。

 
作者來自∕111.248.53.125

上一篇    下一篇    回公佈欄


回首頁

 


── 本公佈欄程式由信望愛資訊中心與高雄醫學大學電算中心共同開發 ──

信望愛全球資訊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