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安堂講台、靈修信息

標題/20080309大安堂主日證道    編號/315    公布時間/Sun Mar 9 02:51:56 2008
作者eli    作者網址http://
 
『三種信心』約翰福音4:43-54

一九四五年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的年份,在戰爭結束之前盟軍節節勝利,當時原本只跟德國對抗的蘇聯軍隊,在這一年對日本宣戰,進佔原本被日本佔領的中國東北三省,日本的失敗只是時間問題而已。一九四五年的七月廿六日,以美國為首的盟軍,加上英國和中國,向日本軍隊發出最後通諜,要求日本軍隊立即投降,歷史上稱為波茨坦(Potsdam)最後通諜。當時後的日本首相鈴木立即召開內閣會議,日本外相覺得條件可以接受,但是波茲坦最後通諜是透過收音機發出來的,日本還沒有收到正式的官方公函,日本人為維護他們的尊嚴,決定原則上接受這通諜,但要等盟軍官方正式的照會日本政府,日本才作官式回覆。

到了七月廿八日,首相鈴木召開記者會,記者問日本政府對波茲坦最後通諜的看法時,因為盟軍還沒有正式的照會,日本首相只是講了一個字作為回答,這個字是もくさつ(mokusatsu),這個字翻譯成英文,通常可以翻譯為:no comment(不予置評)或ignore(不予理會),我們的日華字典通常把もくさつ這個字翻譯為「不理不睬」。當時讀賣新聞的記者把もくさつ譯成ignore「不予理會」,報紙登出來以後,日本內閣成員非常震驚。而美軍從報紙上看到,日本對波茲坦最後通諜的回應是ignore「不予理會」的消息後,立即採取行動,八月六日在廣島投下第一顆原子彈,八月九日在長崎投下第二顆原子彈,日本在八月十五日宣布無條件投降,結束了太平洋戰爭。只因為一個字在意義上的理解差異,不但改寫了歷史,也造成幾十萬人失去生命。

這個歷史告訴我們一個事實,人與人之間的溝通是一件非常複雜的事,當人在對話的時候,不在乎對方講些什麼,而在乎當時他想些什麼,人們很少會按照講話者的意思來接受,而是選擇性的聽。就好像我在陪讀班中,每一天這些孩子來到教會,我要他們把功課拿出來做,有一些孩子不管我講多少遍,他們總是繼續聊天,或繼續玩他們的。但是只要我宣佈,幾點幾分以前把功課作完,就可以玩Wii,他們的反應就會變得很積極。

人與人的溝通,並不在乎你說了什麼,而在乎對方聽到了什麼,而他所聽到的,卻又在乎他心裡面想的是什麼,喜歡些什麼。不但「聽」是這個樣子,「信」也是如此。人相不相信,並不在乎他有沒有看見,而在乎他當時想些什麼,喜歡什麼,人是選擇的聽,也是選擇的信。

整本約翰福音裡面,「信」是一個非常重要的主題,整本約翰福音的目的,就是要人讀這本福音書後能夠信耶穌。在約翰福音裡面,「信」這個字出現了九十八次,在希臘文當中,相同的字根加上字尾變化後,有的作動詞用,有的作名詞用,在約翰福音中的「信心」全部是動詞。約翰告訴我們,信心不單是頭腦裡面的知識,而是在行動上委身、緊緊跟隨耶穌。我們今天看的這段內容,有三種不同的「信」,第一種是「不信」,第二種是「試試看」的信,第三種是百分之百的信。

一、不信(V43-44)

耶穌在撒馬利亞地區待了兩天之後,回到他的家鄉加利利地區。但是耶穌回到家鄉,卻沒有回到他母親所住的拿撒勒,因為耶穌作見證說:「先知在本地是沒有人尊敬的。」這句話在另外三本福音書中都有記載。馬可福音六章四節說:「『大凡先知,除了本地、親屬、本家之外,沒有不被人尊敬的。』耶穌就在那裡不多行什麼異能,不過按手在幾個病人身上,治好他們。他也詫異他們不信,就往周圍鄉村教訓人去了。」

耶穌因為那裡的人不信離開了自己的地方。他們為什麼不信呢?這些人不是親眼看見耶穌按手在病人身上,治好了人的疾病嗎?但他們卻視而不見,見而不信,連耶穌也詫異這些人的不信。為什麼會這樣呢?就是因為人們喜歡自己選擇要看的,自己選擇要信的,雖然他們看見,但他們先入為主的態度,讓他們心裡想著說:「耶穌不就是那個木匠嗎?他不是約瑟的兒子嗎?他不是那個馬利亞未婚時所生的嗎?他說自己是彌賽亞,是救主,實在太荒唐了!」除了人的先入為主之外,還有另外一個主要原因,就是整個猶太民族的想法和期望。

舊約聖經啟示,當彌賽亞來臨的時候,是上帝拯救的開始,同時也是上帝審判的開端。耶穌到世間來,卻沒有講上帝為祂的選民報仇,也沒有帶領猶太人推翻羅馬政府的統治,甚至連批判羅馬政府都沒有。如果在今天,猶太人一定希望耶穌上電視,什麼「2100全民開講」、「大話新聞」、「異言堂」、「某某小妹大」之類的節目,多參加一點,多講一些羅馬政府的腐敗問題、多主張一下猶太人獨立的必要性。猶太人期待一個重建猶太王國的彌賽亞,卻絕不能接受紙老虎的彌賽亞,也不能接受那位打不還手、罵不還口、被釘在十字架上的彌賽亞。耶穌不是他們心中所期待的那一位,於是他們看見而不信,耶穌自然會離開他們。

當人心中自己的想法,強勢到一個地步的時候,所有的信息對他們來說都是多餘的,耶穌在他們中間按手醫病,講天國的福音給他們聽的時候,並不能為他們的生命帶來改變。因為這種人只信自己已經認定的事,無法相信耶穌給他們的信息。

二、「試試看」的信(V46-50)

這段聖經給我們看到的第二種信心,我稱之為「試試看的信心」。耶穌又一次到迦拿地,他曾經在這裡行了一個水變酒的神蹟。有一個大臣特地跑到這裡來見耶穌,求祂醫治他兒子的病。聖經所說的這個大臣不是普通作官的人,在聖經原文的意義上,「大臣」這個字是指王室人員,他很可能是希律王的親戚。這一個具有這種特殊身分的人來找耶穌,而耶穌在當時後人的眼中,是一個不專心做木工的木匠。這個大臣來找耶穌,是一件不尋常的事。

生病求醫是很自然的事,最近有一本新出版的書叫做「一定要看名醫嗎?」,這本書中談到許多被認為是名醫的醫生,每次看診掛號的號碼常常是一、兩百號,一個病人平均看診不超過三分鐘,病人還是要掛他的號。甚至有醫生已經八十多歲了,一邊看診一邊打瞌睡,或者醫生自己已經中風了,門診掛號仍然大排長龍。這些名醫也許真的有本事,一大堆人不怕等待,想盡辦法也要找他們看病。

來找耶穌的這個大臣,不是因為耶穌是名醫,而是他已經走投無路了,以他的背景,什麼醫生叫不來,但他找遍了醫生之後,他的孩子仍然病重得快死了,這個大臣的家財、地位、勢力完全不能讓他的孩子好起來。聖經告訴我們,他住在迦百農,當時耶穌在迦拿,迦拿的位置在山上,而迦百農在湖邊。從迦百農上山到迦拿,大約有二十多英里的路,如果每小時走兩英里,差不多要花十個小時的時間。這個大臣不辭勞苦,親自走遠路、登山求救。他來找耶穌,只因為他的孩子快死了。每一個愛孩子的父母,不會放棄任何可能的希望。

當這個大臣找到耶穌,向耶穌祈求,耶穌對他說:『回去吧,你的兒子活了!』聖經說:『這個人信耶穌所說的話就回去了。』這個大臣對耶穌有行動的信心,但這時候他的信心是「試試看的信心」,因為他再也沒辦法了,他聽說耶穌的事,抱著姑且一試的態度來找耶穌。

這就是為什麼這一段聖經,兩次說這個大臣信耶穌。第五十節說他「信」耶穌所說的話,但在五十三節再說一次:『他自己和他全家都信了。』我們很多時候對上帝也是從「試試看的信心」,變成百分之百的信心。

三、百分之百的信心(V51-53)

什麼叫做百分之百的信心呢?要怎麼知道一個人有了這樣的信心?

聖經告訴我們,這個大臣信了耶穌對他講的話以後,便掉頭回家去了。當他還沒有回到家裡面,在路上就遇到家裡的僕人急急的來迎向他,迫不亟待的把小主人好起來的消息報告給他。這個大臣問這些僕人,孩子是什麼時候好的,他們說:『昨日未時熱就退了。』所謂的「未時」在字面上的意思是「第七個小時」,在約翰福音的時間表達上,可以有兩種解釋,按照猶太人的時間算法,「未時」是指下午一點,但按照羅馬人的時間算法,是指晚上七點。這個大臣見到耶穌以後,第二天才回到家,很有可能這裡所說的「未時」是晚上七點。

我們看見這個愛孩子的父親,沒有休息的徹夜趕路,他對耶穌的信心還不是百分之百的,他要趕回去看看耶穌是不是真的醫治了他的孩子,我們似乎可以看到一個在三更半夜趕路的人,滿臉擔憂的走著,在差不多十個小時的路程中,他在想什麼?「如果我回到家,我的孩子還沒好起來,要怎麼辦呢?」、「如果我回到家,我的孩子已經死了,我一定要以妖言惑眾的罪名,對這個叫耶穌的人發出通緝令。」…,這個父親在那麼長的時間中,任何想法都有可能浮現出來。當這個父親印證了,耶穌醫治了他的孩子後,聖經說:『他自己和全家就都信了。』這裡所說的信是百分之百的信心。他們看見了在已經絕望的事情上,改變過來了。

一個王室人員的身份是何等的被看重,在君主制度中,王室人員的身分是繼承來的。具有繼承資格的王室人員,往往是眾所矚目的焦點。最近英國把被派遣到阿富汗打戰的哈利王子召回英國,因為他被派到戰場上的消息曝光了,他是繼承英國王位的第三順位,如果他的爸爸和哥哥都過世了,將來他一定是英國國王,這麼重要的身分是不能冒任何風險的。

這個大臣的地位有多高我們無法得知,但他從他孩子的得救上,完完全全信了耶穌,他的家人怎麼信的呢?當然是這個大臣,告訴他們,如何走了差不多十個小時的路程,找到了耶穌,耶穌如何親口告訴他,這個孩子的病會好;他的家人在家裡,看見一個奄奄一息的孩子突然活了過來,他們原本不知道為什麼,一直到第二天主人回來了,他們一起把同時間發生在兩個不同地方的事串連起來,這一家人全信了。上帝時常要我們一起經歷信心,學習信靠祂。

昨天我去幫忙別的教會主持一個喪禮,中午在第二殯儀館有入殮和火化的程序,下午在教會有一個家庭的追思禮拜。過世的弟兄才四十九歲,他的家人都非常的傷心,特別是他的母親。按照中國人傳統的觀念,白髮人送黑髮人,是一件非常不孝的事。這個家庭除了這位弟兄的妻子兒女外,他自己的兄弟姐妹和媽媽都從來沒有進過教會。在遺體入殮的時候,安排的人告訴我在火化之前,這個媽媽要做一件事,她要拿棍子打棺木,我知道這是代表什麼。當入殮完畢棺木的蓋子蓋好後,這個老媽媽被攙扶著繞了棺木一圈,她一邊走一邊哭,她把手中的柺杖舉起來,但是卻打不下去。下午回到教會,在追思禮拜最後的時候,這家人有一位起來講話,他說他們家人除了這個死去的哥哥以外,沒有人進過教會,但這一次他們卻感受到上帝是活在基督徒當中的。

這個世界上有各種不同的信仰,每個人的信仰意義也不大一樣,有的人只相信他自己所認為對的事,有的人願意試著相信從來沒經驗過的事,也有人卻能夠在全心信靠的過程中,生命得到改變。上帝容許我們在不同的過程中,學習、體會、甚至經歷祂。願上帝在我們每一個人的生命中,成就百分之百的信心,這種信心是可以和別人分享的,這種信心也是可以帶領人一同來信靠上帝的。


 
作者來自/218.166.208.168

上一篇    下一篇    回公佈欄


回首頁

 


── 本公佈欄程式由信望愛資訊中心與高雄醫學大學電算中心共同開發 ──

信望愛全球資訊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