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安堂講台、靈修信息

標題/20080629大安堂主日證道    編號/331    公布時間/Mon Aug 4 21:09:25 2008
作者eli    作者網址http://
 
『牧人與雇工』約翰福音10:1-18

約翰福音第九章記載,耶穌在安息日醫治好一個生來瞎眼的人之後,招來法利賽人的為難,不只得到醫治的瞎子被一再的找去問話,連他的父母也因為猶太人施加壓力而不敢說真話。法利賽人這麼做的目的,就是要阻止人承認耶穌是基督,他們對耶穌被認為是『基督』的身分非常敏感,「基督」的意思就是「彌賽亞」或「救世主」,法利賽人所認為的「基督」形象,應當是一個充滿魅力的領導者,而且行事都合乎猶太人的傳統,不可能像耶穌這種外表不起眼,做事時常不按牌理出牌的人。在約翰福音當中,我們看見很多耶穌和反對者之間的對話,他的目的不是為自己辯護,而是藉機讓在旁邊的人明白上帝的心意。

約翰福音第十章這段內容,是這卷書中唯一稱為「比喻」的段落。牧人的比喻對猶太人來說是不陌生的,猶太人原本就是遊牧民族,從他們的祖先亞伯拉罕,一直到雅各帶領整個家族前往埃及寄居時,在埃及法老王面前,他們還都以牧羊的人自居。雖然在埃及地慢慢的適應了農耕生活,出埃及進迦南地以後,也接收了原本迦南人的農地,轉型為以農耕為主的生活型態,但他們當中還保留一部分從事畜牧的人。猶太人很容易了解耶穌比喻的表面意思,卻無法體會更深一層的意義。耶穌在九章39節說的:『叫不能看見的,可以看見;能看見的,反瞎了眼。』並不是耶穌刻意不叫他們明白,而是他們被自己為重要的傳統轄制了,很難明白耶穌為何會在安息日治病。

耶穌的時代在巴勒斯坦,靠近村、鎮的地方都有公共的羊圈,通常這些羊圈是為交易做預備的,同時也避免羊群進到田裡面去吃莊稼,所以這些羊圈設備都很齊全,可以很有效的把羊群集中保護。耶穌比喻中所說的不是這種羊圈,他所講的是指在荒山野外中的羊圈。牧羊人來累了一整天之後,非常需要休息,他們不可能在休息的地方建造保護羊群的設施,而且野地的野獸和盜賊無法預測在什麼時候,從什麼地方來干擾他們,保護羊群最好的辦法就是利用天然的山洞當做羊圈,這種地方能夠讓他們同時看守羊群,又得到基本的休息。他們的辦法就是睡在這種羊圈的洞口,不管是從裡面要出去的,或者從外面進來的,都會踩到牧羊人的身體而讓他們醒過來。他們自己成了羊的門。

牧人和羊群的關係必須建立得非常密切的,通常牧人帶著一群羊出去找草吃、找水喝,都是連續好幾天的行程,羊的眼睛不好,大概只能看到前面幾公尺的範圍,但牠們的聽力卻很好,能夠分辨不同的人的聲音,牧羊人利用這種特性,就可以管理一大群的羊。牧羊人和羊建立關係的方法很簡單,就是長時間的和這些羊在一起。

耶穌講了這個比喻,有特別的用意,他在比喻中提到牧人、強盜、和雇工三種角色,其中強盜和野狼都是指故意來傷害羊群的人,那些責備耶穌在安息日治病猶太人,不是屬於這一類刻意搞破壞的人,強盜和野狼可以解釋為來自撒旦魔鬼的攻擊,他們本來就是敵對上帝的。至於與耶穌作對的猶太人,包括是那些來自聖殿的祭司、文士,和擁有特殊社會地位的法利賽人,是這個比喻中的雇工。

雇工和羊群的牧人都同樣具備牧羊的知識和能力,在平常的日子裡,實在分辨不出來他們有什麼不同。在百姓的眼中,那些祭司、文士、法利賽人都是值得尊敬的宗教人士,他們按著嚴謹的規矩,把上帝啟示的真理,透過聖殿中的儀式,或者在會堂中的討論,讓每一個有心遵行上帝旨意的人有所依循。而耶穌和施洗約翰是另一種的服事典範,他們把高高在上的真理帶進百姓中間,不用嚴謹的儀式,也不用深奧的神學語言,卻能夠感動許多人的心,更特別的是耶穌幫助了許多人實際的需要。如果猶太人當中的祭司、文士和法利賽人,不和耶穌作對,在一般百姓的心目中,他們都是上帝所使用的人。

但是事實上,猶太人的宗教領袖和耶穌對人的心態,區分出他們是真正的牧人,或者只是雇工。牧人和雇工都是愛惜生命的,但雇工愛惜的是自己的生命,牧人愛惜的是羊群的生命。雇工只為有限度的工作負責,牧人沒有為工作定界線;雇工看到的是工作,牧人看到的是生命。雇工看見的是眼前,牧人看見的是將來。

十九世紀丹麥有一位神學家思想家叫齊克果,曾經描寫北歐到處可以看到的湖光景色。他說每年春天,從南方會飛來成群的野雁在湖邊覓食,許多觀光遊客或住在湖邊的居民很喜歡觀賞這些從遠方飛來的野雁,他們會拿好吃的食物來餵養這些野雁,這些野雁每天都吃得飽飽的,牠們開始覺得在這裡真好,不用勞碌的飛來飛去,就有人會拿食物來給他們。這些野雁就這樣一天過一天,身體越來越胖,羽毛愈長愈漂亮,也越吸引人來觀賞。牠們很心滿意足,每天過得悠遊自在,牠們只要照著人的期待,讓小孩子開心,對大人的動作有互動,就可以得到牠們所需要的食物。

春天過去,夏天來,遊湖賞雁的遊客更多,牠們吃得也更多。夏天過去,秋天來了,樹葉開始飄落,吹來的烽也涼了許多,遊客不再像過去那麼多。有些野雁發覺不大對,牠們就往南方飛去了,有些飛沒多遠又折回來,只為了再飽餐一頓。在秋天逐漸進入尾聲時,能飛走的都飛走了。但是還是有些野雁仍然很逍遙的在那個越來越冰冷的湖面上游來遊去,雖然來餵食的遊客少了,但和牠們分享食物的同伴也少了很多,牠們甚至比以前吃得更飽。

當秋天終於結束,寒冷的冬天來臨時。沒有遊客了,湖水開始結冰,面積一天天的擴大,天氣愈來愈冷,開始下起大雪,這些留下來的野雁,因為食物短缺,牠們的羽毛失去光采,最後一隻隻凍死在結冰的湖上。

齊克果所描述的這幅北歐景象,讓我們看見,看起來富裕、悠遊、無慮的生活,似乎很令人羨慕,但這種穩定的假象,像無形的殺手腐蝕著人的生命力。雇工所求的是穩定過日子,卻無法面對盜賊和野狼的挑戰。

第十一至十八節的經文,耶穌又重複說他是好牧人,願意為羊犧牲、捨命。耶穌甘願為羊群奉獻出他的生命,是自願犧牲的,不是出於勉強。我們看到耶穌為真正的好牧人留下了這個重要的定義和榜樣。這個榜樣也強化了「豐豐富富的生命」的意義,因為真正的生命內涵,是犧牲奉獻出來的,是甘願為別人付出的。

昨天有一位在大陸的姐妹和我聯絡,她是五年前我們在日本認識的,當時她在名古屋大學讀博士,我們認識她的時候她才信主一年多,信主後就很熱心的參與教會的服事,我們一家在那裡三個月的時間中,很受到她照顧。在我們離開日本的前一天晚上她請我們吃飯,才告訴我們她是離婚的,而到日本讀書只是為了和離婚的先生賭氣,要和他一樣能夠在大學教書,好爭取到女兒的扶養權。四年前她得到學位回到中國,昨天她告訴我這四年來的經歷,她並沒有如她所計劃的去找一份比她先生好的工作,反而在家庭教會中服事。她回國後不但和她的先生復合,而且帶她的先生和女兒信主,而她的先生在過去三年多又帶了八個學生信主。她昨天和我聯絡,是想請我幫她打聽神學院,她打算受完整的神學裝備,好在教會中做更多的服事。

這位姐妹讓我很感動,當我們還在日本的時候,這位姐妹最常請我們為她的學習禱告,她自己也非常的用功。四年後我看見上帝調整她的心態,她為了能更多時間在教會服事,推掉了幾個薪水非常高的工作,從世界的眼光來看,這位姐妹真的非常可惜,她在日本拿到的是名古屋大學的博士學位,學習的又是中國城市在快速發展中需要的都市規劃,但她選擇從雇工成為牧人。

我們並不是都要像這位姐妹一樣,打算去讀神學院。但可以思考一下,我們要當雇工還是當牧人,要把生命投注在重複的工作上,或用來建立別人更豐盛的生命?


 
作者來自/218.166.220.12

上一篇    下一篇    回公佈欄


回首頁

 


── 本公佈欄程式由信望愛資訊中心與高雄醫學大學電算中心共同開發 ──

信望愛全球資訊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