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安堂講台、靈修信息

標題/20120311大安堂主日證道    編號/459    公布時間/Thu Mar 15 02:20:28 2012
作者eli    作者網址http://
 

『分黨與結黨』哥林多前書1:10-17

有一次在陪讀班陪一個國中生複習公民課,幫他把課文中的重點整理出來。那個單元正好談到政黨和利益團體,那個時候我才比較明白政黨和利益團體的分別和定義,它們的存在都有特定目的,為了達到某種理想或得到某些好處。所以不管是政黨或利益團體,他們的成員都是為了共同想法而結合在一起的。

我們今天看的這段經文,和公民課所講的政黨或利益團體沒有關係,而是自古以來存在於人性中的軟弱,在任何環境中都有可能發生的問題。我們先讀這段聖經:

弟兄們,我藉我們主耶穌基督的名勸你們都說一樣的話。你們中間也不可分黨,只要一心一意,彼此相合。因為革來氏家裡的人曾對我提起弟兄們來,說你們中間有紛爭。我的意思就是你們各人說:我是屬保羅的;我是屬亞波羅的;我是屬磯法的;我是屬基督的。基督是分開的嗎?保羅為你們釘了十字架嗎?你們是奉保羅的名受了洗嗎?我感謝神,除了基利司布並該猶以外,我沒有給你們一個人施洗;免得有人說,你們是奉我的名受洗。我也給司提反家施過洗,此外給別人施洗沒有,我卻記不清。基督差遣我,原不是為施洗,乃是為傳福音,並不用智慧的言語,免得基督的十字架落了空。

上一次我們看哥林多前書時,知道這個教會是保羅曾經用很多時間建立起來的,這教會各方面的條件都很好,信徒的恩賜也很強,但因為哥林多城市在當時是一個超級大城,所以他們在信仰上面對的試探和挑戰都很大。保羅很真誠的肯定並稱讚他們之後,開始幫助這個教會面對問題。在英文裡面有兩個字的意思有時候會被混淆,一個字是「problem」,另一個是「trouble」,「problem」是「一個等待回答或解決的問題」,而「problem」的意思是「一個造成痛苦、苦惱、憂慮、困難及危險的處境」。我們看的這段聖經,顯然談的是教會中的分裂狀況,這個狀況應該是屬於「problem」,還是「trouble」?在判斷哥林多教會是遇到了「problem」還是「trouble」之前,我們先來了解一下這段聖經的背景。

保羅提到有「革來氏家裡的人」告訴他關於教會的情況。「革來」這個名字在新約聖經中只在這裡出現一次,這個名字通常是女性用的,「革來」在希臘文中的字面意思是「嫩葉」。大部分的聖經學者比較一致的看法是,其實「革來」這個名字只是一個代號,保羅不想讓這個教會的人知道是誰來告訴他,哥林多教會出了一些狀況。很可能保羅用這個名字,是在暗示「革來氏」是信主不久的人,看到教會的狀況而感到不安。

保羅從革來氏所知道的情況是甚麼呢?第十節說「你們中間也不可分黨」、十一節「你們中間有紛爭」,在聖經原文的字義上,「分黨」是「分裂」,「紛爭」是「吵架」。所以保羅接到的報告是,這個教會裡面吵架吵到快分裂了。他們吵甚麼呢?12節告訴我們哥林多教會的信徒各擁其主,自認自己是屬某某人的。他們為了四個人吵起來了,而這些人都不在他們的教會,甚至有的連看都沒看過。他們為何會因為這四個人吵架呢?

保羅是哥林多教會創辦人,我們可以理解,他在哥林多教會中一定有死忠的擁護者;而亞波羅是何方神聖呢?使徒行傳18章24節提到亞波羅說:『有一個猶太人、名叫亞波羅、來到以弗所.他生在亞力山太、是有學問的、最能講解聖經。』亞力山大是當時羅馬帝國的文化中心,這個城市有當時全世界規模最大的圖書館,如果說哥林多是羅馬帝國的經濟城市,亞歷山大就是一個文化城市。

引起紛爭的另一個人是磯法,他就是耶穌的門徒彼得,當時各地的教會公認彼得是耶路撒冷教會的領袖,後來天主教把彼得當作第一任教皇。除了這三個人以外,連耶穌也被哥林多教會的信徒拿來「開山立派」,看起來耶穌被某一些人特別擁護,但事實上卻被降格了,放在和保羅、亞波羅、彼得相同地位上來做比較。

哥林多教會的狀況應該算是「problem」(問題),還是「trouble」(困境)呢?

其實哥林多教會的現象,對我們來說一點也不陌生。台灣才選舉結束,在選舉產生當選人之前,不管是最後成為執政的一方,或在野的一方,整個過程幾乎都是紛紛擾擾的,國民黨裡面有派系,民進黨當中也有,在正式大選之前,各個政黨內部有自己的初選機制,不管是總統或立法委員,在產生唯一候選人的過程中,沒有不吵架的。要成為候選人,都必須表現出非常積極爭取的態度,然後經營出一批擁護支持他的選民。這些過程原本都是正常的,但是每一次選舉,往往都變成了人際關係上的考驗。

有朋友為了支持不同的候選人而絕交、有夫妻為了投票給不同的候選人而吵架、不同立場的媒體失去了公正的報導、企業家被逼到選邊站,連沒有投票權的人也深受影響。在選舉還沒結束之前,有一天一個國中一年級的學生,到陪讀班的時候表情非常沉重,那天他比放學時間晚了快兩個鐘頭才到。我以為他在學校被老師處罰,才這麼晚到,而且看起來心情很不好。後來問他原因,竟然是為了選舉,在學校和另一個同學辯論哪個候選人比較好,吵了一個多小時後,彼此都沒有說服對方,最後不歡而散,各自離開學校。

雖然缺乏民主自由國家的老百姓,很羨慕台灣的自由選舉,許多國家也稱讚台灣在這方面的進步,但我們身在這些過程中,其實大家都有說不出來的厭煩。許多人乾脆選擇不看不聽,也避免談論自己的政治傾向或看法,甚至默默地和自己不同立場的人,採取疏離的政策。面對我們自己不肯改變,也不能改變別人和我一樣的事,避免去碰觸是不是最好的處理方式呢?

我們來看看,聖經是怎麼處理這類的問題。

保羅在第十三節說:「基督是分開的嗎?保羅為你們釘了十字架嗎?你們是奉保羅的名受了洗嗎?」對於哥林多教會的紛爭,保羅用一種叫做「還原至荒謬」(reductio ad absurdum)的辯證技巧責備這種現象。他問,「基督是分開的嗎?」,其實大家都知道基督是不能分開的;「保羅為你們釘了十字架嗎?」,保羅還活著好好地,沒有為別人釘過十字架;「你們是奉保羅的名受了洗嗎?」,當然也沒有人是奉保羅的名受洗的。這三個問題都是不需要問的問題,但會叫他們開始思考,為什麼要分黨、結黨呢?

前面提到保羅說「革來氏家裡的人」告訴他,哥林多教會有分黨、紛爭的事情,按照「革來」的字面意義,保羅肯定不是指名道姓的講出誰告訴他,而是透過這樣的名字提醒哥林多教會,你們想想:「教會中剛信主不久的人還很單純,他們無法理解你們在吵甚麼。你們何不回到像這些人的單純,大家都是因為耶穌基督的救恩聚集在教會中,他們對彼得、亞波羅、甚至和我保羅都沒有甚麼交情,大家何不回到最開始單純信耶穌的狀況呢?」

保羅除了呼籲哥林多信徒回到單純的信仰以外,他還以他自己的服事經驗,表達基督信仰的核心。在傳統猶太人的信仰中,有各式各樣的洗禮,每一種洗禮的意義都不一樣,但對非猶太人來說,「洗禮」只有一個意義,就是皈依耶穌基督。有沒有受過「洗禮」,是基督教判定一個人是不是信耶穌的根據。

因此,在當時教會開始出現一種現象,這種現象在今天的教會更加明顯,受洗人數成為傳福音的「業績」。保羅了算一下他的「業績」,基立司布是保羅初到哥林多城時帶領信主的(使徒行傳18:8);該猶可能是保羅最早帶領信主的馬其頓人之一,後來該猶在保羅的宣教旅程中同工(使徒行傳19:29、20:4),也提供協助(羅馬書16:23);司提反一家是保羅在亞該亞初結的果子(林前16:15),這幾個人或家庭是保羅記得住受過他洗禮的人,其他的就不記得了。

保羅很清楚他的目標是傳福音,他強調所傳的福音內容是「基督的十字架」。保羅說,他傳福音『並不用智慧的言語、免得基督的十字架落了空。』我們從前面段提到的「亞波羅」和哥林多城的背景,可以了解這話的意思,哥林多教會對傳道人的要求蠻高的,他們喜歡有學問、有口才的傳道人。教會信徒對傳道人有所期待原無可厚非,但把信仰建立在有學問、有口才,或者具備某些特色的對象時,早晚會發生問題的。

一九九五年我和師母從浸信會神學院畢業時,我們那一屆從神學院同班畢業的同學,組了一個團去韓國參訪教會。當時候吳牧師安排我們去拜訪不同的教會,其中一間教會,並不是因為教會很大,也不是因為那個教會有甚麼特別的事工,而是因為那個教會的牧師很特別。在日本統治期間因為堅持信仰被日本人殺害殉道的牧師有好幾百人,這位牧師的曾祖父也是殉道的牧師之一。另一方面,這位牧師非常聰明,從非常好的學校畢業,也很有講道的恩賜,許多信徒慕名到他的教會聚會。那一年我們去拜訪時,那個教會還不到五百人,不到十年的時間,就增長到超過一萬人。當時我們去韓國參觀,和那位牧師接觸的時間最多,我有一個感想,韓國教會牧師的地位非常高,除了韓國教會歷史中傳道人的好見證外,也因為韓國教會對傳道人的尊敬。當時我的同學說,韓國年輕女孩子會先考慮嫁給牧師,如果沒有牧師要娶她,才會考慮嫁給醫生。去年我同學(吳牧師)來台灣時告訴我,那位牧師因為跌倒犯罪,在不肯認錯的情況下被教會開除了,雖然那位牧師犯的錯很明顯,也有確實的證據,但還是有好幾百個會友,跟著他去別的地方開新教會。

在宗教和政治上,有一個共同點,就是不管人犯了多大的錯誤,總會有死忠的支持者,繼續跟隨著。也許是個人魅力太強,或是支持者投入太深的感情,或還有其他因素,很難分析得清楚。但這些現象都已經偏離了正途。分黨結派的現象之所以會形成,關鍵問題是人,不管是跟隨者或被跟隨者,都離開了最開始的起點。

只要是人組織起來的團體,時間久了就會有分黨的現象。今天這段聖經讓我們看見,教會也有分黨的可能性,當人不再把注意力集中在耶穌基督的十字架時,就有可能自己選擇偏好的對象。教會信仰的核心只有耶穌基督的救恩,我們因為耶穌基督而聚集在教會中,也因為耶穌基督去服事別人。


 
作者來自/218.166.124.76

上一篇    下一篇    回公佈欄


回首頁

 


── 本公佈欄程式由信望愛資訊中心與高雄醫學大學電算中心共同開發 ──

信望愛全球資訊網